切换城市

首页
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
史俊慧

史俊慧 暂无评分

战略管理 战略综合

讲师官网:http://shijunhui.sougen.cn/

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(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)
仅需5.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,仅限聘请讲师授课

立即购买

史俊慧二维码
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
任意分享朋友圈

新常态下的管理创新实践

发布日期:2015-07-20浏览:1369


精英访谈:新常态下的管理创新实践——访世界社会责任实验室首席专家史俊慧



主持人:碧海蓝天王


嘉宾:史俊慧


时间:2015年3月19日


主播:浙江新人力精英俱乐部QQ群


职业经理人商学院QQ群


职业经理人商学院微信群


直播:百万HR俱乐部群


企业家支持系统群


中国CHO慧馆群


职业经理人群


蓝帆讲坛


中国人力资源总监群


公众号平台:


百万HR俱乐部


HR那些事儿


HR头条


微培训


支持单位:百万HR联盟,清华大学出版社



嘉宾简介:


史俊慧,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;浙江新人力精英俱乐部特邀嘉宾;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导师;世界社会责任实验室首席专家;浙江大学客座教授。丰富的咨询、培训和实际管理经验。


曾在多家集团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务,担任过多家著名咨询公司专、兼职高级咨询顾问,为数百家民营企业、国有企业、外资企业提供过咨询、培训服务。擅长组织设计、管理创新、人力资源管理、领导力训练、母子公司管控、企业文化建设、战略规划等领域咨询和培训,在这些领域有着深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。


 



王兵:首先,感谢史老师参加我们的访谈节目,按照惯例,请嘉宾介绍一下从业经历和企业背景,谢谢?



史俊慧:我93年大学毕业,毕业后加入扬子石化,工作六年后到清华读MBA。2001年MBA毕业,加入恒源祥,给刘总做助理。两年后,到中国三木任常务副总。后来来浙江,在大地环保、浙江海威做管理工作,然后从事咨询和培训。中间自己创过业,做的不成功,创业失败后,到浙江舒友仪器设备公司担任总经理。是朋友的公司,主要帮她度过公司高层变动引起的震动期,这期间一直在做培训。现在专职做培训,主要承担省经信委、浙江大学的一些培训工作。大概情况就是这样。OVER



王兵:史老师的经历挺丰富的。一路走来,史老师对自己的职业成长和发展是否有做过总结,最大心得体会和教训是什么,谢谢?


 


史俊慧:比起大多数同龄人,人生经历要丰富一些,对很多问题思考会深入一些尤其是经历了生意的惨败,从人生的底谷重新爬起,磨炼了意志,也能用更宽容的心去看待身边的人。如果说教训的话:那就是我能管理一个公司,但不适合创业。王老师,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,OVER


 


王兵:史老师很坦诚可爱,赞一个!今天主题选择的是“新常态下的管理创新”,史老师是基于什么原因选择这个主题,为什么叫做新常态,谢谢?


 


史俊慧:新常态这个词是美国太平洋基金总裁提出的,在美国和中国的所指有可能有很大的区别。去年省经信委要我做一场培训,讲新常态下企业困境与突破,我才注意到这个词。当时也在思考这是什么一个概念,后来我发觉曾培炎前副总理说的最好:经济进入转型期,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、改革进入攻坚期、增长进入换档期。


我觉得诠释的很好,然后我思考现在企业现在为适应新常态也必须进行改变,要放弃原先的一些思想、理念、做法,必须要进行管理创新和突破。现在很多理论界、实业界的都在怀疑管理的作用,甚至很多人提出不需要管理,究竟是管理本身有问题,还是企业自身的做法有问题。我想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。刚好有一家杂志约稿,我就把我的思考写一篇文章,文章的题目就是《管理的终结与管理的重生》,前段时间,芳芳提出要我做一个访谈,我就顺口报了这个主题。OVER



王兵:史老师的知识和阅历让人佩服,新常态是否可以理解为现在盛行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的提法,如果不同,他们之间的异同在哪里?



史俊慧:互联网很热,可以说改变了一切。我觉得新常态包含的内容有互联网这一块,但不全是互联网,互联网只是新常态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而且也深刻影响了其他部分,互联网之外,还有很多重大变化和特征。对企业而言,如国外经济不好,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企业就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:如房价高涨、土地高涨,工资上升导致一系列成本上升,使中国企业的整体成本优势丧失,出口没有竞争力,产能过剩是很多企业面临大问题。


现在还有一个可怕的现象,产业转移不仅仅是向欠发达国家转移,还向发达国家回流,说明中国企业成本优势丧失同时国内消费一直起不来,表面工资在上涨,但贫富差距大,国家又通过各种方式把百姓可怜积蓄刮光,整体国内消费能力不行,这些都是企业面临的严峻的局面;
另外,我觉得对管理影响最大的是:员工越来越知识化、越来越个性化,但很多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原来方式,导致很不适应,地区转移也是很正常的。关于新常态,我就讲到这里吧,我不是宏观经济研究者,我只能谈谈企业直接实际的感受,更多的是谈谈对管理的影响。



王兵:做企业,首先要会分析大势。新常态下,对于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,有哪些重大的影响,或者说新常态下,企业的痛点主要有哪些,出路又在哪里,谢谢?


 


史俊慧:这个问题非常好,但非常大!我简单做个回答。企业的痛点最直接表现在:企业一直靠成本竞争,但成本的优势又没有了。但麦肯锡公司曾经有一个结论:中国企业是成本的巨人,但是成本管理的弱者,表达的意思是:中国企业以前只是依赖低廉的劳动力,不注重环境的保护等,所以有成本的优势,但在企业实际的运作中,企业又存在巨大的浪费。


我去年接触几个很大的汽车配件公司,大家都知道汽配公司一般管理都不错。


但这几家公司都不约而同找了日本的退休人员来管理,日本管理人员过来都承诺要将成本下降40%以上。由此可见中国企业管理之差,很多企业到处都是“湿毛巾”,水淋淋的。这是一个层面,另外一个层面:企业在创新上不足,也就是在“微笑曲线”上,我们很多处在价值最低端:加工,而价值最高端:研发设计、品牌渠道,做的不好,前段时间很多浙江的有识之士提出:向深圳的企业学习,客观的讲:深圳的企业比浙江的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要多,做的也好,当然我们不是说要盲目地投入,盲目投入只会造成巨大的浪费,这个不展开讲,4月22号省经信委安排我做场培训,专门讲这个。再高一点的层次,就是价值链的重新解构和重新塑造,讲完这个再回到管理我去年去一家企业,老板沉痛地告诉我说:现在老员工变坏了,没以前积极。讲完后,他又补充了一句:新员工比老员工更坏,最后他的结论是:员工全变坏了,要想企业好,只有把员工全换掉。我当时回答他说:老员工肯定没有变坏,和企业一起这么多年,感情只会更深。新员工,虽然有很多缺点,但只会比以前员工好,8090后有很多优点,总体素质只会比上一代更好,我们国家民族肯定在进步。


问题在两点:一是企业变大,没有建立合适的管理系统,管几百个人的公司和几十个人公司完全不一样,几十个人公司,老板多操心,有问题员工相互协调就能解决,但几百人公司只靠人自觉协调肯定会乱。
二是现代员工的想法、追求也变了,管理方式也要变。


有个总经理前段时间感慨地对我说:几年前,公司没加班,员工就要辞职,因为挣不到钱;现在加班员工不愿意,因为年轻员工更在乎自己的空间,更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。这个问题我讲的太多了,感觉还是没讲透,因为题目太大了。


 


王兵:史老师的观点很新潮,90后估计很喜欢,史老师提到的那个老板,其实最该换脑的是他自己!这两年,老板和管理者都有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,就是如何管理好新一代的员工,85前后一个特点,90后一个特点,95后又有不同的特点,史老师对于新一代,特别是90后的一代人,管理的难点在哪里,管理好他们的秘诀又是什么,谢谢?



史俊慧:我们在讲人的效益、价值的排序是:心、脑、手。心也就是热情,脑就是智慧,手就是勤奋。


我们既也用好员工的手、更要用好员工的脑,和员工的心。但问题在于,管理手比管理脑容易,管理脑比管理心容易。越能创造价值越难管理。


传统的管理都是注重用好员工的手,手创造的价值和过程容易量化,但不能用好脑(也就是德鲁克说的知识员工),更忽视员工的心。事实上传统管理,也就是国内很多企业管理反而束缚员工的脑和心。管理最大挑战就是让员工的脑、心绽放,90后也是这样,90后眼界开阔,思维活跃,创意多多。关键是企业怎么用好他们最有价值的部分,而许多企业没有很好的利用,反而一味抱怨,怎么管理好90后,当然并不仅仅是90后,怎么把激励员工?


我提出了五大原则


五大共享:人性化管理原则、民主管理原则、自主管理原则、战略导向原则、共同发展原则


五大共享:价值共享、目标共享、责任共享、知识共享、利益共享


通过五大原则的应用最终实现五大共享


另外,访谈结束后,芳芳会把我写的文章放上来和大家共享


OVER



王兵:非常认同史老师的看法,90最重要的是心的管理。刚才提到五原则,五共享,具体如何实现呢,操作的难点和关键在哪里?



史俊慧:我简单展开讲一下。


五大原则,五大共享,最大的难点是管理者的思想,我在讲人才管理的时候,我都再三强调,问题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和流程,而是关于人的理念,没有理念,制度和流程就没有灵魂。制度和流程就很难制定,制定了也很难落实,如果你认为人不可信任,制度的出发点就是防范人。或者就是讲要信任人,也不可能真正实施,很多老板都说的很好,但事实却不相信人不尊重人。我去年遇到一个老板,他不相信员工,他总认为员工在骗他,认为不在他眼皮下,员工就不会好好干活,于是就花巨资装了监视系统。自己躲在办公室,泡上一壶茶,很享受地看监视。没多久,他又发慌了。因为他能过监视发觉员工干活都很认真,不是他想像的,于是他就怀疑监视系统不对,也在合伙骗他。在这个老板的办公室里,赫然写着公司的价值观:互信。这个老板还是一个著名高校的EMBA。


所以最大的问题是真正怎么看待员工的


联想到前段时间,国内又在炒作蓝血十杰,我上个世纪就在研读蓝血十杰。我不是说蓝血十杰追求量化、精确、控制的方法不对,但,确实有很大的问题。美国上个世纪就对蓝血十杰进行了反思,扯的有点远了。


回到五大原则和五大共享,其实实施、操作起来并不难。


我简单讲一下:人性化管理的原则就是把人当人看,尊重人性,国内很多企业学丰田学不好。其实丰田真正的要点是:尊重人性、持续改善。这个,访谈后,芳芳会把我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,就是讲丰田这八个字的。


人就是人,不是工具,甚至不是资源,也不是资本。真正把人力资源推广开来的是德鲁克,事实他也一直在后悔,因为当时找不到更好的词。伟大哲学家康德说:人是一切。我觉得很有意思。


民主管理原则:首先就是让员工知情:账薄公开。不能全部公开,也要尽量公开,账薄不能公开,其他信息也要尽量公开。其实,账薄不能公开,也对企业本身经营带来很大困扰。我前几年帮一个集团公司,非上市,设计了一个利润分享方案,希望通过这个方案能留住人、激励人,方案很完美。但,老板不愿意让员工知道公司真实的利润。所以没办法实施。民主化管理还有就是重大决策、制度出台前征询员工的意见,尤其是和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。自主管理原则,就是放权。分权是组织安排,授权是管理行为,这两者最终都是文化。文化不变,这两者都做不好。


自主管理的原则就是目标由员工共同决定,决定了,就不要太干涉员工,放手让员工去做,管理人员成为教练和障碍排除者,隐身,又无处不在,也就是我们讲的:走开式管理和走动式管理相结合。


战略导向原则:就是从客户角度出发,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。重点岗位、重点人才,GE的A类人才管理方法。从客户角度,也是很多做HR的人忽视的,额外提一句,为什么很多企业轻视HR?很大原因,HR的行为没有从外部客户的视角来看,没有给企业真正创造价值。共同发展,就是急功近利的人才政策,我和很多老板沟通。现在很多企业呈现三低一高状态:敬业度低、忠诚度低、工作效率低、流动率高。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很多企业用人太功利。太功利,表面短期成本会下降,但却会严重损害企业的长远价值。有时,我觉得日本的终身雇佣,论资排辈还是很有道理的,事实上现在很多日本的企业也在反思。不管怎么说:虽然有全世界最严厉的劳动合同法,但对人处理最随便还是中国企业。时间的关系,不给大家讲具体案例了。


五大共享:价值共享,我强调是价值观上的一致,有人认为很虚。但最终发觉价值观最重要,尤其是越来越透明的经营环境下,多变的环境下,靠制度,不可能解决一切,制度都是为已发生的。经常发生的事制定的。但现在环境变化太快了,只有价值观才可以从容面对将来。蒙牛,牛根生人格很高尚,制度也并非不健全,但还是出现质量问题,关键还是企业发展快了,什么样的人都来了,没有价值观的认可和一致,很难避免问题的发生。


我以前经常讲一个真实的事,也是笑话。我在一家公司做总经理,人力资源总监问我:有个员工结婚怎么办?我火了,我说公司有制度,这种事怎么来问总经理,HR告诉我,说查过制度了,公司规定还不错。第一次结婚,公司3000元红包,第二次1000,问题是这个员工第三次结婚,没规定。



目标共享:就是保持目标的一致,现在很多公司目标凌乱,相互冲突,这样就会产生很大的内耗。


责任共享:就是建立责任感,团队责任。


知识共享,就是建立相互学习的机制氛围环境,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,知识交流和传播,很多企业其实都积累了很多知识,就是不能共享,而且人走了,知识也走了,最后就是利润共享。现在都在讲合伙制,


就是这个含义吧。在星巴克、沃尔玛员工不称员工,都称PARTNER,就是伙伴。建立员工和企业命运共同体,是企业必须面对的,要做百年企业,舍此别无他途。这个问题好像也很大了。OVER



王兵:史老师讲得都是干货,还很幽默,有趣,挺好,五大原则和五大共享,非常好的总结。其中提到了人的重要性凸显,有一个观点:“人力资源战略优先于企业战略”史老师是否赞同,为什么,谢谢?



史俊慧:这个可以说基本成立,关于战略,也是争议很大的话题,4月22号我会讲战略的再认识。


很多老板和我说:史老师我心里发慌,因为所有的培训都说公司战略很重要,但我们却没有战略。



国外其实也有很多人在争论,战略究竟能不能规划出来,其实这里面有太多的误区。理论很完美,现实很残酷,很多战略都是不靠谱的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最后都改变了战略。而咨询公司的咨询案例成功的很少,失败的比比皆是。


现实的做法:我觉得应该是不停地尝试,不停地调整。战略规划过程很重要,出来不要太执着,还是要靠直觉。我培训时经常讲恒源祥战略是怎么出来的,到时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分享。回到人力资源战略和战略的关系,既然战略很难,战略是试错的过程,那人力资源战略有时就可以优先于战略了,先有优秀的人,


形成优秀的文化和组织能力,然后在不停地运动中形成战略。《从优秀到卓越》里说:先决定车上的人,不合适的人让他下车,比先决定车的方向更重要,好像意思就是这样,十多年前看的书了,记的不太确切,但真的是一本好书,顺便推荐一下。OVER



王兵:关于战略,有个观点是“行动即战略”,本人挺认同!刚才史老师提到了价值观的重要性,关于价值观,业绩很有名的是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,并有效应用到绩效中,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,价值如何产生成为难题,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能梳理出真正的价值观,史老师能否分享下,谢谢?



史俊慧:好的。我刚讲企业文化的培训。价值观广义上讲是三个层面,大家都很熟悉,就是:愿景、使命,价值观。愿景是:希望企业成为什么样的企业;使命是回答企业为什么存在;价值观就是为了实现企业愿景,践行企业使命,在实际运作中遵循什么样的原则,认为什么最重要,什么事优先。在实际企业提炼价值观中,很多企业感到困惑的是:是企业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,还是实际上价值观是什么。我觉得可以结合起来,先把企业目前的实际上价值观是什么样把他提炼出来。然后再考虑:企业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。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什么?怎么去弥补两者之间鸿沟。很多企业说企业价值观就是老板的价值观,不对的地方在于:老板的价值观没有得到认可,或遵守,那就不应该是企业的价值观。


价值观提炼方法很多,最有效的方法是让每个员工写出:他感受到的,他认为,他自己遵行的价值观是什么;然后是他认为企业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。员工中,老板、高管的看法当然最重要。所有的列出来以后,大家进行探讨、排序,这样基本就清晰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,也要查看公司历史文化、重要事件,也可以听取公司相关者的意见。价值观排序后就可以筛选,然后就是诠释,配以故事和英雄,也可以在员工中征文。只能简单做这样一个说明,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文化培训,三天时间。先列出最重要的,不能放弃的,排除可以放弃的。最后重要性排序,取前面三到五个,表述最好有个性、生动化。OVER



王兵:新常态下的管理创新,核心都是基于人的管理,HR是的作用首当其冲,刚才史老师提到现实情况是HR容易忽视外部客户,因此难以创造价值。对于HR,如何才能有效创造价值,史老师有什么建议?


 


史俊慧:如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,王老师有问题太有水平了,看问题比看回答精彩,我的回答算作抛砖引玉,HR创造价值,我简单回答一下:首先:前面说过的,就是要从客户的眼光来看,HR坐在办公室,不接触客户。我觉得不好,HR要理解客户的需求,客户的价值。然后回过头来想:为满足客户的需求,创造客户的价值,公司的人力资源应该怎么样,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流程应该怎么样。如果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,完全不相关,可以认为是浪费即使你付出了很多,也没有意义,其次,跳出专业看问题。现在有不好的倾向,HR为工具而工具,有句话说:你手里抓了榔头,你眼中就有的东西就是钉子,这种思维方式不好。我们还是要盯着其他业务部门的问题,然后看怎么帮助业务部门解决问题,而不是工具、制度、流程,繁不胜繁。最后其他部门都把HR看作没事找事,麻烦制造者。最后我想HR还是要关注文化和变革。这一块国内HR关注的不多,着力的很少,其实这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,也是HR真正能帮企业创造价值的地方。三点:一是从客户的角度判断HR,二是帮助跳出专业,以帮助其他部门解决问题作为导向,三是致力于文化和变革推动,我做了HR模型,是半天课。

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

0755-83802522

周一至周五 09:00-18:00


可信网站 百度信誉,放心访问 支付宝-特约商家 网络警察